“那年的汶川,我18她18,十年后,我28,她依然18……这是年一位网友在关于汶川地震的帖子下方的留言。如今离年汶川地震又过去了一年,可这件事依旧深深埋藏在我们所有人的心里。地震无情,人有情。面对这重大灾难,我们并不退缩,全国人民众志成城,齐心协力,为汶川地区的救灾及灾后重建做出了巨大贡献。谁曾想,时间竟然过得如此之快,距离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十一年了,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汶川水磨古镇,去感受一下它这十一年的伟大变化吧!水磨古镇国家5A级景区,位于四川省汶川县,早在商代就享有“长寿之乡”的美誉,又名老人村。5.12大地震后,水磨古镇重建的“禅寿老街、寿西湖、羌城”三大区。古今历史文化交汇、川广发展理念结合、藏羌人文风情荟萃,俨然一幅“高山峡谷、湖光山色、古街林立、风情四溢的”水墨画”,被誉为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第一镇。春风阁、西羌汇、寿溪湖……崭新的建筑勾勒出古老的文化底蕴,地震过去10年,现在的水磨镇打造了不少充满羌族风情的特色景点。老百姓更是借助重建发展的时机,唱响了旅游致富经。古镇上人不多,宁静而舒适,适合来闲逛。在古镇上有许多商贩。开饭店的、卖药材的、装饰品古玩店的、富有民族特色服装的。更多的则是牛肉和各种动物的皮毛,看着有点慎人。各种当地特产总能吸引游客,的目光,门板上、木架上挂满的山乡老腊肉是老街上的一道风景。四川的腊肉出名,而水磨的腊肉不仅受川内游客的喜爱,国内其他地区的游客也是水磨腊肉的主流买家。腊肉豆豉针线勾出来的小鞋子小吃古镇挨着的就是西羌汇,坐落于水磨镇春风阁脚下,东临寿溪湖,是水磨标志性景观之一。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。建筑平面由正方形演变而来,建筑立面结合羌碉特色;碉楼碧波交相辉映,夜间玻璃体的斑斓灯光与水色交融,更添寿溪湖的奇幻色彩。西羌汇展现了汶川特大地震后人们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的精神面貌,寓意生命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,蕴含佛山水磨之间血脉相连的山水深情。水磨古镇重建结束后,建筑风格融合了羌、藏、汉的特色,街道整齐划一,房屋古朴现代,真正做到了“脱胎换骨”此次水磨古镇之行,我看到的不仅是水磨的风景,更是汶川重生强大的生命力。水磨古镇的诞生就是汶川地震涅槃重生的一个缩影。小编强烈要求你们去感受一下。如果想自己坐车去,可以在成都火车北站坐往都江堰的快铁,约30分钟后到都江堰,然后乘坐8路或9路就到了。也可以在市区转车至茶店子汽车站,有4路、86路等多路公交车到达。然后在茶店子汽车站乘车去水磨镇。当然如果你有条件的话,你还可以自驾游哟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abmjc.com/zcmbjc/6597.html